最新出版的《中國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發表了我院資深教授傅修延的長篇學術論文:《物感與“萬物自生聽”》。
該文運用敘事學、語言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理論與方法,從聽覺的角度闡釋了“物感”這一現象。文章認為,“物感”指的是萬物之間的感應。感應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常以不限于耳根的“聽”來指代,較之于其他感知,“聽”可以讓萬物在更大的空間范圍內彼此溝通。古代文論中的物感,指的是人作為萬物之一與他物之間的溝通。在與感應相關的萬物互聯已成為時下流行話題,自然科學尚未強大到能夠解釋這一話題的語境下,從“聽”入手對“物感”進行文化意義上的追本溯源,在整個人文社科領域無疑具有先驅意義。
該文約3萬字,系傅修延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西敘事傳統比較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并主辦的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期刊,因其主要發表我國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最前沿和最高端的學術研究成果,而備受國內外學術界關注,被學界譽為我國最高水平的綜合類哲學社會科學期刊,也是學校人文社科類唯一中文頂級期刊。